韩寒和郭敬明之间有什么过节?

 2023-09-22 09:08:22 西瓜影视

韩寒和郭敬明没有过节。可能主要是三观不合。韩寒对郭敬明的在意和讽刺,可以将其当做韩寒的性格缺陷,但同时也是媒体与舆论有意煽风点火造成的。两人成名后,几乎所有的采访,记者都会对二人提及对方,可能由于性格、也可能是经纪人的告诫,郭敬明对此类问题回答较为成熟谨慎,对比而言,韩寒就是个心直口快的大嘴巴。当然,郭也不是完全不主动提及韩寒,比如13年南都颁给他年度人物的时候。另外,据一些韩寒好友写的文章,他生活中就喜欢调侃/损人,所以虽然比较关注郭敬明,但对郭的很多说法,其实属于无差别攻击的一部分,但经由媒体放大了数十倍。媒体的煽风点火和断章取义,可用今年这个视频举例:郭敬明高冷回应韩寒示好,小四:我就没你这个朋友新力量推介盛典韩寒谈郭敬明:成为朋友韩寒对郭敬明的态度,大概分三个阶段。02-06年,交集较少。有一些文章指出,萌芽最初对郭敬明的定位,是正好针对韩寒“坏小子”形象的“好学生”,两人可能会因此注意彼此。当时青春文学中,韩寒的《三重门》和郭敬明的《幻城》都引起了不小风潮,后来流传甚广的cp文《上海绝恋》也已经问世,但同时期其他知名年轻作者也不少,两极对立的情况还没有如今这样严重;06-09年,有意调侃、讽刺郭敬明。韩寒对郭的恶性评价,主要都在这个时期,除了媒体采访外,发生了三件比较关键的事情:1,06年中,因为郭敬明抄袭并拒不承认事件,韩寒出言讽刺郭敬明并与郭粉发生争执。

郭敬明代表的是玛丽苏式脱离现实、虚妄浮华的价值取向,这对年轻人吸引力很强。关键是他所散发出的价值取向从我们中小学到如今踏入社会基本一成不变甚至变本加厉;韩寒代表的则是叛逆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服精神,这在年轻人之间有着很大共鸣。关键是随着他读者年龄的成长,韩寒本人所表现出的则是趋于理性批判和自身思想的成熟。此时差别就出现了,两者带来的价值导向是截然不同的,看郭所得到的,和看韩所得到的,我想对于已经踏上和快要踏上社会的8090后,心里自有权衡吧。退一步说,看韩的文章和电影,至少看人们在讨论内容,反思生活,看郭就在看红烛昏罗帐和为赋新词强说愁。如果说此时不以鄙视的心态面对郭,任由他所代表所引领的文化流行,让虚浮、拜金、抄袭等流于表面的产品在文化市场大行其道,你们觉得可预见的中国的小说和电影市场会成什么样子。

一年多前随性而答,承蒙诸位厚爱,想了想,这么一个词不达意、妄论成熟的答案怕是会横生误会,还是略作补充比较好。其实我最核心的观点,我觉得,一个人审美情趣的高与低,不仅仅取决于他或她的个人努力和修为,也受限于他的成长经历、他所受到的教育、他所置身的环境等等这些客观因素。想想看,郭敬明的读者,集中在什么阶层和年龄,而韩寒的读者,是不是涵盖了更广的经济、教育和年龄层次,后者对前者的优越感,是不是与长辈对晚辈的优越感异曲同工,在我看来,这种忽视了阶层和年龄差异,也忽略了未来的可能性而萌生出的优越感,实在是无趣,也缺乏意义。

韩寒教人现实正能量,而小矮子传播毁三观虚荣垃圾文章误人子弟

韩二长的比较恶心,没有郭帅,还有文化底子比郭差。

郭敬明抄袭秀的一匹

资讯推荐